最近,好久没怎么露面的“大衣哥”朱之文,又一次成了大家伙儿热议的焦点。
事情的起因其实挺简单,就是他招待一位远道而来的粉丝,在家里摆了一桌子好菜,其中一盘亮眼的海参,通过他侄子的短视频镜头,一下子就传遍了全网。
视频里,大衣哥穿着一件普普通通的花短袖,一边热情地招呼客人,一边用他那标志性的朴实笑容,一个劲儿地夸碗里的海参味道好。
就这么一个再平常不过的待客场景,却像往水里扔了块石头,激起了一圈又一圈的涟漪。
有的人觉得,一个地道的农民,吃上了这么高档的东西,场面看着有点别扭,感觉那股“土气”还是挥之不去;但更多的人却说,这才是最真实的大衣哥,不装,实在,靠自己本事过上好日子,想吃啥就吃啥,这有啥不对?
这事儿说大不大,说小不小,但你要是往深里琢磨,它反映的不仅仅是一顿饭,更是咱们这个时代里,关于财富、身份和初心的一场有趣的讨论。
咱们先来看看这顿饭到底是怎么回事。
一位粉丝大老远跑来看他,这份情谊,在大衣哥心里分量很重。
咱们中国人的待客之道,最讲究的就是一个“诚”字,怎么体现诚意?
就是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。
所以,大衣哥一大早就起来,亲自和面烙饼,这饼,是他过去几十年最熟悉的食物,代表着他的根,是他没成名前的生活底色。
然后,满满当当一桌子菜,油焖大虾、水煮鱼、手撕羊肉,这些菜在如今的农村宴席上也不算稀奇,说明大家的日子确实都好起来了。
而这桌菜的“点睛之笔”,就是那盘海参。
海参这东西,在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印象里,那可是个金贵玩意儿,是滋补品,一般家庭轻易不舍得吃。
大衣哥把它端上桌,意思再明白不过了:这是我能拿出来的最高规格的招待。
视频里,他一边忙活,一边乐呵呵地对大家说:“大家大老远跑来,都是瞧得起我朱之文,今天可得吃好喝好!这海参,营养高,多吃点!”他还感慨,现在和以前不一样了,生活条件好了,不光要吃饱吃好,还得讲究健康,吃出点花样来。
这话多实在,就是一个普通人生活改善后最真实的心声。
可问题就出在那个画面上:一双常年干农活、指节粗大、皮肤黝黑粗糙的手,捏着一个滑溜溜、黑乎乎的海参,蘸上酱汁,像吃饺子一样送进嘴里。
这个强烈的视觉反差,让一些网友觉得“违和”。
他们觉得,海参这种高档食材,似乎应该配上更精致的吃法和环境,而大衣哥的这种“粗放式”吃法,显得格格不入,像是“强行向精致生活靠拢,但气质跟不上”。
这种看法,其实源于一种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。
在很多人的观念里,农民就应该和“朴素”、“节俭”、“粗茶淡饭”这些词绑在一起。
一旦一个农民开始享受现代社会里的高档消费品,有些人就会下意识地觉得“不对劲”。
但这恰恰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:时代在变,人也在变。
朱之文还是那个农民,但他已经不是那个为了生计发愁的农民了。
他通过自己的歌声和努力,光明正大地赚到了钱,他有权利、也有能力去改善自己的生活。
难道非要他发了财还天天吃糠咽菜,才算“不忘本”吗?
那不是不忘本,那是跟自己过不去。
所以,更多的人力挺大衣哥,觉得这才是他最可爱、最真实的地方。
你想想,如果他今天西装革履,坐在铺着雪白桌布的餐桌前,用着小叉子小心翼翼地切着海参,那还是大家认识的那个“大衣哥”吗?
那才叫真正的“装”,那才是丢掉了自己的本色。
他用自己最习惯、最舒服的方式,去享用自己奋斗得来的果实,这恰恰证明了他内心的坦然和质朴。
他的手是粗糙的,因为他从未离开过土地;他的吃相是豪放的,因为他骨子里就是个爽快的山东汉子。
这些所谓的“土气”,正是他身份的一部分,是他区别于其他明星的独特魅力所在。
他没有因为有钱了,就去模仿别人的所谓“上流社会”生活方式,而是把好东西融入到自己的生活里,这是一种自信,也是一种智慧。
这件事情之所以能引起这么大的讨论,还因为朱之文这个人的特殊性。
他不仅仅是一个会唱歌的农民,在过去的十多年里,他已经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。
成名之后,他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:是像很多明星一样,搬到北京、上海这样的大城市,彻底融入娱乐圈,还是留守在自己那个叫朱楼村的小村庄?
他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后者。
他说:“这里是生我养我的地方,我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,离开这里,我就失去了根。”
这个选择在当时看来,可能有点“傻”,但现在回过头看,却充满了远见。
随着短视频时代的到来,朱之文的家门口,成了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。
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,举着手机,对着他生活的方方面面进行直播和拍摄。
他下地干活,有人拍;他院里唱歌,有人拍;他招待客人,更是成了绝佳的素材。
这个曾经寂静的小山村,因为他一个人,硬生生被带成了一个全国闻名的“网红村”。
这些拍客和主播,靠着“大衣哥”的流量,很多人都获得了不错的收入,甚至改变了自己的命运。
根据一些媒体的估算,围绕着大衣哥形成的这个“流量产业”,每年为当地带来的间接经济效益可能高达数千万元。
这不就是一种最接地气、最出人意料的“乡村振兴”吗?
他没有办工厂,也没有搞企业,却凭着自己的名气,实实在在地带动了一方水土的经济活力。
想明白这一点,我们再来看那盘海参,它的意义就完全不一样了。
它不仅是大衣哥个人生活改善的证明,更是他所带动的这个“流量经济”结出的一个果实。
他赚的钱,来自于全国网友的关注,他把这些钱花在自己的家乡,用来招待远道而来的粉丝,这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。
他没有割裂自己和土地的联系,反而是让财富和名气回流到了这片土地上。
他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了,农民也可以过上富足而有尊严的生活,而且这种富足,不必以抛弃自己的身份和家园为代价。
从这个角度看,那盘海参,不仅不“土”,反而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和时代进步的印记。
它告诉我们,一个人的价值,不在于他吃什么、穿什么,而在于他是否始终坚守自己的内心,是否用自己的能力为周围的人、为生养自己的地方,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改变。
配资交易网,长红典融配资,炒股配资网站约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