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这个95后的小伙子真是敢想敢干,能吃苦!”提起董慕义,留坝县火烧店镇石家院村党支部书记郑佳满是赞许。
记者在石家院村的深山农场里看到,一只只生态公鸡精神抖擞,或悠闲踱步,或低头啄食,或追逐嬉戏,清脆的啼鸣声此起彼伏。鸡场主人董慕义蹲在一旁,裤脚沾着泥土,脸庞晒得黝黑,专注地观察着鸡群。
“父母年纪大了,我想留在他们身边照顾,再加上乡村振兴政策好,年轻人回来闯一闯正合适。”怀着对故土的热爱,董慕义去年放弃了在江苏的高薪工作,毅然踏上了回乡创业的归途。经过一番深思熟虑,生态养鸡产业进入他的视野。
“咱家乡环境这么好,还有政策鼓励和支持,发展生态养殖正合适。”董慕义告诉记者说。
决心一下,说干就干!董慕义带着自己10多万元积蓄便行动起来。村上得知他的想法后,也积极为他保驾护航,不仅帮他协调了5亩林下养鸡场地,还联系到专业的养殖公司,为他供应优质鸡苗、提供全程技术指导,并达成了统一的购销协议,解决了他创业初期的后顾之忧。
展开剩余46%在鸡舍建设期间,董慕义这只“归雁”身上那股子干劲更是令人动容。为了节省成本,他挽起袖子亲自上阵,和工人一起搬运材料、搭建框架。沉重的砖块和木料磨破了他的手掌,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衫,但他从不喊累。晚上,他就住在鸡舍旁简易的住所里,忍受着蚊虫的叮咬,只为照看鸡苗。“虽然辛苦,但看着鸡舍一天天建成,鸡苗一天天长大,心里特别有盼头。”
创业初期,鸡苗接连死亡让他心急如焚。他一边向专家请教,一边查阅资料、记录观察,从日常饮食情况到发病时的细微表现,从鸡苗常见疾病的种类、防治措施到不同阶段的养殖注意事项,他一点点钻研摸索,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养殖技术。
如今,董慕义的养鸡场已初具规模。占地5亩的农场里,1500余只鸡苗在山林中自由活动,以青草、昆虫、谷物为食,个个体态匀称,羽毛鲜亮。看着这些健康成长的鸡群,董慕义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。
“目前,我正准备计划扩大养殖规模,引进更多优质鸡种,提高养殖效益,并利用电商推广生态鸡品牌,让家乡的优质农产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。”董慕义的眼中充满了希望和梦想。
文/图 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胡 毅 通讯员 张 威 刘玉婷
发布于:北京市配资交易网,长红典融配资,炒股配资网站约选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